在那瑪夏首度遇見無螫蜂

與無螫蜂的初見,跟著高雄醫學大學的那瑪夏USR計畫的老師們進入山裡,從此看見了人與自然共好的未來——從照顧一個蜂箱,開始照顧整座山林。

那瑪夏初遇無螫蜂
迎蜂的誕生:從地方到品牌

隨著復育行動展開,我們與那瑪夏的布農族、卡那卡那富族的青年及長輩們一起記錄花期、學習傳統知識。這份信任與友誼,讓我們決定創立「迎蜂有限公司」,延續USR的精神,讓無螫蜂復育成為結合教育、文化與永續產業的行動。我們相信,地方創生是讓土地與人都能平衡共好。

跨國連結
跨國連結:從台灣走向世界

迎蜂的故事也延伸到菲律賓,我們與菲律賓青年及蜂農合作,推動無螫蜂的養殖技術與社區培力。這段跨國交流不只是知識分享,更是「人與人」之間的相互理解與文化尊重。

永續自然信念
我們的信念:永續自然環境、迎回無螫蜂

我們推動的每一個行動都圍繞同一個信念:當蜂回來,生態也會回來。迎蜂希望成為山林、社區與企業之間的橋樑,讓「永續」不再只是口號,而是可以被看見、被實踐的日常。

重要里程碑

2025

  • 榮獲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「2025國際社會創業家培訓競賽(BeChangeMaker, BCM)」新創潛力獎。
  • 錄取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高屏澎東分署「創客創業加速器」。
  • 通過高雄市政府「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(地方型SBIR)」。
  • 獲選國家發展委員會「獎勵青年投入地方創生行動計畫」。
  • 入選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「創業歸故里驗證輔導計畫」。
  • 榮獲第五屆「台灣尤努斯創新獎」社會組佳作。

2024

  • 迎蜂有限公司正式成立。
  • 入選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「跨域數位人才加速躍升計畫 – 強化在地人才交流與數位培力」。

精選影片

2025.02.10

《大愛新聞》專題報導:「那瑪夏山區復育無螫蜂 帶動蜂膠產業」。本片介紹迎蜂有限公司如何與當地部落合作,復育無螫蜂並推動永續蜂膠產業,透過教育與社區參與改善生態環境。

影片展示蜂箱管理、野花觀察及布農族傳統知識的傳承,呈現人與自然共好的生態實踐。

2025.08.25

《原視新聞》亞灣新創大南方展覽會,迎蜂以原鄉部落視角分享ESG及永續經營理念。本片強調青年部落創業者如何結合生態與文化,打造地方特色產業。

影片中呈現展覽會現場與部落合作計畫,展示跨界整合、文化傳承及產業創生的實際案例。

2025.09.27

高雄都會台《WALK!野行》專題報導:「無螫蜂 原生植物的護花使者」。影片深入山區,記錄無螫蜂與原生植物的互動,以及當地社區如何透過養蜂復育生態。

透過鏡頭展現生態教育活動、蜂箱觀察與自然保育行動,傳遞守護山林、促進生物多樣性的理念。

2025.08.26

《啪客講台語》專題報導:探討蜂向山林迎回感動,跟著無螫蜂飛進那瑪夏。影片呈現部落居民與生態共存的故事,以及蜂箱管理的日常紀錄。

透過生動的視覺與採訪,觀眾能了解無螫蜂在當地生態系統與社區生活的重要角色。

新聞與專題報導

Facebook Post 1
迎蜂專題報導:無螫蜂復育行動

本篇 Facebook 貼文分享了迎蜂有限公司在那瑪夏地區推動無螫蜂復育的行動,展現生態保育與部落合作成果。

閱讀更多 →
Facebook Post 2
迎蜂社區合作與教育推廣

這篇 Facebook 貼文介紹迎蜂與地方部落合作,進行教育推廣與生態知識分享的活動,促進部落青年參與及文化傳承。

閱讀更多 →
Facebook Post 3
跨國交流與無螫蜂養殖分享

這篇 Facebook 貼文報導迎蜂與菲律賓青年及蜂農合作,分享無螫蜂養殖技術及社區培力經驗,展現跨國文化交流與知識傳遞。

閱讀更多 →
<

👥 我們的團隊

Henry CEO

李秉衡

執行長(CEO)

專注於產品研發的研究與創新,確保所有無螫蜂產品的品質、永續性與科學嚴謹性。

Eva COO

陳釔茜

營運長(COO)

負責日常營運與跨國合作,協調台灣與菲律賓之間的物流、活動及國際合作事務,發揮關鍵協調角色。

Irene CMO

褚艾琳

行銷長(CMO)

一位充滿願景的領袖,致力於永續創新,Irene 將菲律賓的創意與台灣的養蜂發展緊密連結。